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填寫器官捐獻登記表 心外科醫(yī)生收獲500多個點贊

填寫器官捐獻登記表 心外科醫(yī)生收獲500多個點贊

廖東山發(fā)布朋友圈后,迅速獲得大家點贊。

海峽網3月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文 醫(yī)生供圖)昨天上午,協(xié)和醫(yī)院小兒心外科主任醫(yī)師廖東山發(fā)了條朋友圈消息,緊接著,這條朋友圈消息就“淪陷”在了504個點贊和101條評論之中。原來,廖東山在朋友圈消息中說,他路過器官獲取組織(OPO)辦公室時,看到桌上空白的捐獻表格,就很干脆地填下了器官捐獻登記表。

“我的病區(qū)在4樓,OPO組織也在4樓,上午剛好路過OPO組織辦公室,看到桌上有空的捐獻表格,就覺得要填一下。”廖東山告訴記者,這并非境界高不高的問題,而是每個人應該做的,“我選擇器官捐獻也并非臨時起意,而是多年的想法。”

作為心外科醫(yī)生,廖東山1995年就參與過我省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而后他出國留學,在國外發(fā)現(xiàn),器官捐獻非常常見。廖東山說,當時他就在想,回國后如果有機會,他也要去填寫捐獻登記表。

留學歸國之后,廖東山在協(xié)和醫(yī)院從事兒童心臟外科手術工作,每天都要面對一個個患有心臟疾病的孩子,在他們的心臟上動刀,他也曾多次跟隨OPO組織去“取心”,深知器官捐獻對生命延續(xù)的意義。“親眼看到一個人本來有機會救活,卻因為等不到器官而離世,這是心外科醫(yī)生最遺憾的事情。”他說。

因為工作忙碌,他的想法一直沒實現(xiàn),但他總有個念頭:一定要找個時間認真去完成這個登記。

“沒想到,登記流程很簡單,幾分鐘就完成了,我本來不想發(fā)朋友圈消息,但OPO組織的同事讓我發(fā)一下,因為這是最好的宣傳渠道。”廖東山介紹,由于受“入土為安”等老觀念的影響,不少家屬抵觸器官捐贈,器官捐獻宣傳推廣工作任重道遠,“這些年我跟隨OPO組織‘取心’多次,只有一位父親非常開明,說器官捐獻是好事,孩子用不上了,還能在別人身上用,這樣挺好的”。

為此,他發(fā)了那條朋友圈消息,沒想到不僅收到許多朋友的點贊和評論,還有不少人咨詢如何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一名正好到醫(yī)院辦事的朋友,直接咨詢他后,就到OPO組織填寫了材料,成為了器官捐獻志愿者。

廖東山說,因為事先沒和妻子通氣,妻子也打來了電話。他告訴妻子,器官如果能在其他人身上使用,也算是另外一種活著的方式,是對家屬最大的慰藉,“在國外,很多受者和供者家屬成為很好的朋友”。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fā)布!福建3所高校進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