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wǎng)6月2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林銘)今年中考作文題目是《充電》,據(jù)考生們口述,題目要求閱讀下面文字,然后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
習技藝,修品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每個人都會經歷不同方式的“充電”。習近平主席就曾經提出一個“蓄電池理論”:人的一生只充電一次的時代已經結束,只有進行不間斷地、持續(xù)地充電,才能不間斷地、持續(xù)地釋放能量。
考生要如何立意才能得高分?本報特邀我省權威專家及一線名師進行點評。
做到“文貴如題”
展示“語文味道”
點評老師:福建省語文學會名譽會長、特級教師 王立根
作文考試強調的是“文貴如題”。要做到“文貴如題”,要先認準題。所以要想,“蓄電池理論”,比喻什么?這個比喻其實很淺,即:在今天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里,原來擁有的知識是不能迎接挑戰(zhàn)了,時代需要我們在不斷學習和不斷創(chuàng)新中完善自己,才能擁有足夠自己施展才能和抱負的空間。寫作文時把這個道理說清楚就可以了,關鍵詞是“不間斷地、持續(xù)地”,一定不能忽視了。
如果寫議論文,說理時不能是無病呻吟,要生動活潑。有的同學能適當?shù)剡\用修辭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譬如把熱愛讀書的人比作“書海中的弄潮兒”,把讀書的愉快心情比作“三月踏青、六月里喝雪水”,這樣就不是泛泛而議,而富有“語文味道”。
許多考生寫成記敘文也不錯,最簡單的就是記一個科學實驗或社會實踐的過程,點明它是一種“不間斷地、持續(xù)地充電”,寫出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的作文,還愁得不了高分嗎?
事例構思不難
難在深度分析
點評老師:福建師大附中高級教師 薛章輝
總體來看,題目所給材料十分符合初中生思想和學習生活實際。“充電”是初中生熟知的流行語,它指的是不斷學習的過程。
文章的體裁由考生自己確定??捎洈?ldquo;我”或別人善于學習、勤奮積累新知識,從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感人故事。健全人“充電”以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殘疾人“充電”為與社會同行,老年人“充電”是為實踐“活到老,學到老”……這樣的事例不難構思。
如果考生寫議論文,必須闡明為什么必須持續(xù)“充電”?接著,考生應闡述如何持續(xù)“充電”。正反結合,論證將更有力。考生必須精心選擇典型而生動的事例,注重對事例進行分析,將之提升到理性高度去認識,這樣文章才有深度,才能拿到高分。
寫出遞進性
匯入持續(xù)性
點評老師:全國說課大賽特等獎獲得者、三牧中學語文教師 陳穎
需要注意的是,題目給出的文字中提到“進行不間斷地、可持續(xù)地充電”,因此無論選擇哪一種立意,無論選取哪些素材,最好能寫出“充電”的過程性、階段性、遞進性或不同領域、多個方面的成效,并最終匯總到個人成長的持續(xù)性上來。考生構思時,只要將“充電”的意義延伸到生活中、學習中,文章就會寫出高度和深度。
總之,如果記敘文寫得有波瀾、有獨特性;議論文寫得深入、引人思考,那高分自然落入囊中了!
融進親情友誼
寫出生活感受
點評老師:精銳教育語文教師 鄧黎敏
“蓄電池理論”契合當下社會對人才“不斷學習”的要求,題目淺顯易懂,讓考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作文立意上,考生可充分調動多元思維,若寫記敘文,可選取學習成長、理想信念等素材,選取典型,或刻畫事件的一波三折,或抒發(fā)點滴感悟,甚至可以將親情友誼等情感類素材巧妙融合進文章,寫出自己獨特的生活感受。
若寫議論文,應寫出此題的思辨性,聯(lián)系日常實際,可詮釋“電”的內涵, 可寫“充電”的必要性,可思考如何“充電”,從“充電”的內涵、意義、影響、手段等方面展現(xiàn)思考深度。
責任編輯:劉維斯
- 2019年福建省中考指導意見發(fā)布2018-10-28
- 福建:中考考13門并非變相“增負” 解讀中招熱點問題2018-09-07
- 新中考怎么改?總分800分如何算?福建中考改革解讀來了~2018-09-04
- 快訊!2018年中考作文題目出爐!今天考場上最讓人感動的是這些家長們2018-06-22
- 全省統(tǒng)一中考6月22日-24日舉行 福建省教育考試院發(fā)布提醒2018-06-19
- 今年福建中考提前一天 考試時間及科目安排確定2018-03-02
- 2017年福建中考順利結束 查出舞弊8例違紀7例2017-06-27
- 福建省中考試卷和答案出來啦!所有科目都在這里2017-06-25
- 福建中考首次統(tǒng)考順序調整 廈門考生不受影響2017-03-08
- 福建中考九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公布 2017-01-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