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財經頻道>財經新聞
分享

10年前,2017年1月9日,喬布斯在舊金山莫斯康展覽中心發(fā)布了第一代iPhone。作為項目主管之一的湯尼·費戴爾后來回憶,這項開發(fā)的挑戰(zhàn)性幾乎能夠和“人類首次登月”媲美。

10年后,2017年1月9日,選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張小龍為微信正式上線了舉世矚目的“小程序”。凌晨時分剛過,“小程序”就在瞬間占領了所有互聯(lián)網首頁;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里,一家科技媒體的“小程序”體驗群就建到了第二十個編號,舉目整個中國互聯(lián)網,沒有任何產品的“勢能”能夠與其比肩。

對于微信而言,“小程序”意味著打破社交邊界的想象力。而所有的約束條件,比如模糊搜索的限制,或者禁止朋友圈的分享,都是為了不對現(xiàn)有秩序造成過于強烈的沖擊,這更讓公眾對小程序充滿了期待。

但反過來說,“小程序”天生無法獲得“潤物細無聲”的待遇,反而不是一件百分之百的好事。事實也確實如此,小程序接下來表現(xiàn)的并不如想象中美好。大家開始有了疑問,小程序會虎頭蛇尾慘淡收局嗎?

被寄予厚望的小程序

2017大猜想:微信小程序會虎頭蛇尾慘淡收局嗎?

張小龍在2017年的微信公開課PRO版上一直在強調小程序是定位于線下的一個產品。在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舉了兩個小程序的例子:在汽車站,掃一下汽車站的二維碼就可以購買車票,而不需要排長隊;在餐廳,掃一下餐桌上的點餐二維碼就可以直接下單,而不需要等待忙碌的服務員。

那么,什么是小程序?簡單說,小程序就是通過二維碼連接人與任何物理世界的紐帶。

而在此之前,微信已經為小程序作了最好的準備。經過幾年的積累,微信早已是一個集社交、咨詢、搜索、服務為一體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而服務更多的是垂直的、細分的、非標準的,如果有一個產品能夠讓所有的服務都接入進來,在這個產品上能夠將服務與人直接連接,那顯然是價值巨大的。

被寄予厚望的小程序出現(xiàn)了。

和瀏覽器思維的微信公眾平臺淪為訂閱分發(fā)的傳播通道不同,“小程序”的本質近乎于“游輪上的泳池”,相比陌生而疏離的海洋,這個人造容器的范式更加體貼和規(guī)整,舒適程度也遠遠高于縱身躍入深淺難知的海面。

從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路徑來看,從Windows的軟件帝國到App Store的應用分發(fā)再到“小程序”的萬物連接,就像地圖縮放尺寸逐漸增進,格式愈加清晰,管理也愈加直接。

實際上,和“小程序”接近的產品構想并非從未出現(xiàn),無論是百度的輕應用還是移動瀏覽器的開放平臺,都在局部呈現(xiàn)出流量入口的建寨雄心,只是在“目的性中制造無目的”遠比在“無目的中制造目的性”來得艱難,唯有承載社會關系的中心應用最為適合接入即插即用的開關,用來靈活填補用戶的海量需求。

在過去兩年,F(xiàn)acebook相繼推出“Instant Articles”和“Instant Games”兩項功能,前者是對媒體機構截流,賦予內容的原生性,后者是將輕度游戲集成在對話窗口中,支持異步互動,顯而易見,在用戶規(guī)模就快抵達上限的時刻,中美兩大社交巨頭的決斷是不謀而合的:縮短路徑,取代路徑,創(chuàng)造路徑,最終成為只有吞食而無吐出的黑洞星系。

盡管由于過于配合騰訊以一己之力成功普及的掃碼儀式,使“小程序”的過渡色彩相當濃厚,尤其是當語音交互(及其背后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爭取下一代計算平臺的微妙時刻,繞開“對話即服務”的通用規(guī)則,繼續(xù)依賴物理攝像頭和二維碼的組合,似乎有些不夠優(yōu)雅和簡潔。

但是,這不影響微信和它的“小程序”是中國互聯(lián)網的港口里出發(fā)最遠的一支艦隊,它是在真正做著探險和創(chuàng)造的事業(yè),沒有循規(guī)蹈矩的懶惰,沒有復制粘貼的麻木,也沒有急功近利的狼狽,配得上它所得到的尊敬和溢美。

為何遭遇卡殼?

但小程序表現(xiàn)的并不如想象中美好。

最早小程序被提出的時候,就有觀點認為微信的小程序將會成為“APP殺手”,在出現(xiàn)之初就可以和APP瓜分天下。

但是從目前來看,這種論調還為時過早。很多用戶在體驗了小程序之后,又默默地將自己刪除的APP安裝了回來。

從用戶的體驗來看,目前小程序大多數只不過是已有APP的簡化版。在實現(xiàn)短小精悍之優(yōu)勢的時候,難免帶來功能不足、體驗差的問題;而且從小程序的布局來看,更適合作為一種配合線下使用的應用場景功能而非主要的應用集合。

比如,京東購物的小程序,在添加之后,點進去發(fā)現(xiàn)只有兩個功能,一個是搜索商品,一個是我的訂單;而在騰訊視頻上,看視頻的時候無法聊天,如果騰訊視頻內置在微信里,每次回消息都必須退回聊天頁面,用戶體驗的確不好;今日頭條lite里只看能看到系統(tǒng)推送的內容,沒有分類和篩選,無法搜索,也不能評論和訂閱,更不能分享到朋友圈。

其實本身就比較強勢的APP對小程序一定是充滿敵意的。這種敵意來源于用戶對微信的入口依賴過強,直接影響了自己花費人力、物力、財力構建的現(xiàn)有APP入口。

從使用效果上來說,微信的小程序也不一定有原生的APP好。對于已經有著成熟運營開發(fā)能力的APP公司和團隊來說,為什么要額外的去花費時間和經歷去開發(fā)小程序呢?

因為你的對手們可能正在做。騰訊2016年第二季度及中期業(yè)績報告顯示,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躍用戶數已達8.06億。巨大的用戶群體意味著巨大的需求。對于那些從事“互聯(lián)網+”的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能夠搭上微信的順風車,那絕對是夢寐以求的,沒有人不希望在其中分一杯羹。

2017大猜想:微信小程序會虎頭蛇尾慘淡收局嗎?

但如果APP完全依賴小程序,就會被動綁在微信這個平臺上,對于一些已經成熟的平臺來說,將自己的身家綁在微信上是否值得?還是個未知之數。

從線下支付的角度看,這兩年來,以微信、支付寶為代表的掃碼支付大面積推廣,憑借二維碼這一超級入口,正式殺入覬覦已久的傳統(tǒng)銀行卡收單市場。

小程序最關鍵的是通過小程序進一步強化微信在支付領域的地位。小程序上大量的生活服務類應用都是需要付費的,那么在微信小程序這個入口進入,進行最后的支付環(huán)節(jié)的時候,選擇微信支付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小程序一直倡導“用完即走”的產品理念,大多數的開發(fā)者都盛贊張小龍此理念對用戶體驗的提升,但對于大多數商業(yè)團體來說,產品對用戶沒有粘度用完即走是毀滅性的,那么此時就商戶的對小程序的認可度成了一個問題。

微信服務號因為能夠獲得用戶,并且能夠進行維護和導流,所以商戶非常熱愛,而小程序不得不思考的是,它能為商戶帶來什么?

小程序是去中心化的,二維碼貼紙可以在商戶的任何地方貼上,未來支持“附近的小程序”之后,用戶對服務的獲取將會更加便捷,在獲取服務的同時完成支付,使得支付也是“去中心化”的。

但小程序面對的是“中心化”的支付業(yè)態(tài)。目前,整個支付行業(yè)都在轉型,正從“用完即走”向用服務和產品黏住用戶過渡,支付機構都在思考如何為商戶提供給多的服務,從而獲得更多贏利點。所以從產品理念上來說,小程序與支付的發(fā)展需求也是格格不入的。

小程序能解決什么問題?

2017大猜想:微信小程序會虎頭蛇尾慘淡收局嗎?

小程序推出一周后,羅振宇的一條信息就刷了頭條:“我們決定不做了,我們知道小程序是什么了,哈哈,但是不能說。”而后,用戶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小程序停止了更新。

總結小程序從面世到遇冷的不到一個月來的遭遇,其實是需要考慮能解決什么問題:

1.小程序能解決什么痛點?

我們對小程序的第一個期望,就是不占內存。而目前,手機市場正往2個方向迅猛發(fā)展:一個硬件高度發(fā)達,一個APP輕量化。如今的手機市場,街機的準入門檻都已經達到32G,用戶越來越不用擔心內存容量的問題;常規(guī)APP的大小通常在30M左右甚至更小,根本無需擔心內存不夠。

而關于使用方便,小程序也不夠簡潔,一個是需要重復掃描二維碼,一個是手機輸入關鍵詞搜索,小程序并不支持模糊搜索。

2.小程序如何直達現(xiàn)場,效果又如何?

小程序最終的效果肯定不是簡化版的app,但需要更有創(chuàng)意的玩法。目前內測做好的小程序都是提前讓大的app公司做的,所以他們肯定都是簡化的已有app的特點。

好的小程序是基于場景的,通過掃二維碼來實現(xiàn)用完即走的功能。小程序的用途不是打通,而是直達。可以把原來復雜的、深層級的應用,直達現(xiàn)場。

3.有多少獨立的APP愿意開發(fā)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能否取得成功也取決于有多少獨立的APP愿意開發(fā)小程序。得益于小程序的群分享功能,一些反應迅速的公司的小程序,上線之初便廣泛地為人所知,其中不乏京東、滴滴、今日頭條、美團、豆瓣、機票管家等知名互聯(lián)網企業(yè)。但24家阿里系企業(yè)的相關關鍵詞,只有滴滴推出了相應小程序,其他全部與小程序無緣。

根據張小龍對于微信小程序的描述,小程序更多地應該承擔鏈接線下傳統(tǒng)業(yè)務場景的功能,很多甚至都是街邊小店,而就目前來看,微信小程序的開發(fā)還是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有一定的門檻,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一種流行的程度,由于沒有達到一定的基數,因此也可以合理推斷,短時間內很難產生出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讓人眼前一亮的小程序。

結語:小程序會虎頭蛇尾嗎?

無論是VR或AR,還是人工智能或物聯(lián)網,無人否認一個新時代即將到來。但不管是哪一種主導,都將出現(xiàn)新的秩序與交互方式。而微信及騰訊是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最大的受益者,便會受到趨勢變更最大的沖擊。微信以至于騰訊都需要尋求一個新的支撐點,而小程序或許就是張小龍求變的起始。

當工具應用都在追求轉型服務方向,張小龍卻總是替微信賦予工具產品的愿景:“微信是一個工具,為了提高效率而生”,頗為相映成趣。

目前看來,由于其架構和功能所限,小程序僅能實現(xiàn)較為簡單的功能。小程序能量的發(fā)揮需要與場景匹配,而不是目前APP應用的簡化,2017年,會出現(xiàn)怎樣的爆款革命性應用呢?

從小程序出現(xiàn)的時機來看,物聯(lián)網、智能設備的發(fā)展給小程序帶來很大的機會,但是目前前二者在國內還未形成規(guī)模應用,時機真的到了嗎?

如此來看,微信小程序要走的路恐怕是道阻且長,它會面臨虎頭蛇尾慘淡收局的結局嗎?

責任編輯:海凡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一脈連枝情相融 探訪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