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wǎng)—海峽都市報訊(海都網(wǎng)記者 李薇 李建芳 實習生 黃飛燕 黃未辛) 昨日,高考前最重要的一場考試——省質(zhì)檢進行了理綜/文綜和英語科目的考試。省質(zhì)檢是對考生上一階段復習成果的全面檢驗,也有利于考生在最后沖刺階段“查缺補漏”,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復習。本報特別邀請福州一中和福建師大附中的高三名師,對理綜/文綜和英語試卷進行點評,供廣大考生和家長參考。綜合老師們的點評,這幾科試卷難度適中,很多考題結合熱點,很接“地氣”。
英語
“星星”進入考題
點評人:郭圣光(師大附中英語高級教師)
此次省質(zhì)檢的英語考試題目偏向常規(guī)化。由于距離高考還有約2個月的時間,因此在難度上,較高考而言略偏簡單,此次卷子的主要側(cè)重點在于考查學生的基礎能力。
在單選題上,題目主要圍繞學生的生活、社會熱點出卷。例如最近大熱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微信等都進入了考題。而在閱讀方面則考查到了文學、科技方面的知識,郭老師提醒學生在閱讀題答題上要注重上下文之間的聯(lián)系。
英語寫作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此次英語寫作的題目也是選擇了最近的熱點話題——“你的時間都去哪了?”這種開放性較大的題目對于學生的要求也比較大,學生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寫作,突出自身的個性化。
理綜
物理 理綜試題具有時代性
點評人:福州一中物理教研組組長林立燦
今年省質(zhì)檢理綜試卷的物理部分,難度適中,有一定的區(qū)分度,體現(xiàn)了“以能力測試為主導”,突出了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考查。試卷重視主干知識和核心內(nèi)容的考查,重視基礎,重視學科能力,《考試說明》中的各考點合理分布在整張試卷中。
試卷的一大亮點在于貼近生活實際,關注我國最新的科技進展,體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性。例如,計算題第21題,就以嫦娥3號在月球成功著陸為素材。這道題考查了萬有引力、機械能的相關知識點,公式很多,需要學生合理運用所學知識解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是學生比較“怕”的題。
實驗題的考查注重基礎,實驗題的第2題看似很常規(guī),但又設置了合理的“埋伏”,學生需要根據(jù)給出的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估算近似值,進而做出判斷。
化學 考點調(diào)整與《考試說明》吻合
點評人:福州一中化學教研組組長 陳熙
省質(zhì)檢化學試題的難度符合《考試說明》的要求,部分試題考點的調(diào)整,與2014年《考試說明》的調(diào)整吻合。
本次省質(zhì)檢試卷,I卷部分強調(diào)化學學科的基本化學概念、基本技能與核心主干知識的考查。六道選擇題涵蓋了高中化學的大部分知識點。與往年相比,主要的變化是將必修II的有機試題分解在幾道選擇題中分散考查。
II卷部分,必考部分的三道大題排序與題型與往年類似,凸顯了對學科綜合能力的考查。
24題以鍋爐水雜質(zhì)的凈化為素材,有關信息以流程示意圖、坐標系、裝置示意圖等形式呈現(xiàn),綜合考查了鐵及化合物的性質(zhì)、化學用語、簡單計算、氧化還原、電離平衡和電化學知識等,容量較大,綜合性較強,試題中有兩個問題需要考生用簡潔的文字和必要的化學用語解釋問題,這兩點會對部分考生形成挑戰(zhàn)。
25題是以重要的含氮化合物(N2H4.H2O)制備為素材設計的實驗題,閱讀量與信息量偏大,綜合考查了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試劑選擇、實驗操作、試劑作用、化學計算等考點。與往年的實驗題相比,增加了實驗評價、實驗方案設計等內(nèi)容,考生解答時文字量增加較多,該題綜合性較強,有較高的難度。
選考部分,第31題考有機化學基礎,與往年的有機題相比,同分異構的考點比較冷僻,有一定難度。
生物 亮點在于試題情境很新
點評人:福州一中生物教研組組長 張興宇
省質(zhì)檢理綜生物科試卷,總體平穩(wěn),難度適中,沒有難題、怪題,核心主干知識的考查仍是重點。試卷體現(xiàn)了高考重視能力立意的特點,重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等。
試卷的亮點在于試題情境很新,而且試題與情境的結合比較緊密。如選擇題1、3、4題,都是全新的、課本之外的情境,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不過,只要抓住題干中的相關信息,就可以運用課本內(nèi)的生物學知識和基本原理,正確解題。
考卷知識點分布廣泛,必修1、必修2、必修3的知識點基本在試卷中平均分布,其中,細胞代謝、遺傳基本規(guī)律、變異、生命活動調(diào)節(jié)、基因工程等核心主干知識仍是考查重點。
實驗能力的考查仍然是重點,占了30多分,其中課本基礎實驗約占7分,26、27、28三道大題,則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實驗評價及實驗設計進行了考查,需要學生獲取試題材料信息,理解并運用解實驗試題的基本技巧進行答題。實驗題題干給出的材料,依然是來源于核心主干知識。26題涉及實驗評價需要注意語言的組織與表達;28題要求按照兩種假設,分別演算,再判斷哪種假設可行,入題相對較難。
文綜
政治 選擇題難度不大
點評人:何燕林(師大附中團委書記、政治老師)
省質(zhì)檢政治考試的選擇題部分總體難度不大,部分題目可以通過錯項排除的方法進行作答。選擇題部分歸納起來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選擇題的時代感強,與當前的時政熱點、大的方針政策密切結合。例如28題考到了“核心價值觀”;32題涉及“發(fā)改委提高糧食收購價格”。
2.與福建省情相結合。27題考題涉及泉州安海當?shù)匾恍Y源很深的燈謎活動進校園的內(nèi)容,體現(xiàn)出了本土化的特色。
3.考題貼近學生生活背景。34題提到了有關三好生的評比,而另一道題則結合了好萊塢大片的背景,考查學生對于好萊塢電影中大量運用中國原色的看法。
4.重視學生價值觀導向,價值觀導向同時也是政治學科的要求之一。省質(zhì)檢的題目中涉及了碳排放、霧霾等問題,與當前建設節(jié)約友好型社會相關,主要是對學生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考核。
在簡答題部分,則要注重開放性的題目。學生們應該在面上鋪開,多角度挖掘題目,不要在一個點上去挖。
地理 時政熱點進考題
點評人:林惠生(師大附中高三地理集備組組長、高級教師)
此次省質(zhì)檢試卷地理科目難度比較適中,有比較好的區(qū)分度,試卷緊密聯(lián)系了生活實際。
在命題上,與熱點相結合,比如,綜合題37題,選擇了烏克蘭地區(qū),這是最近的時政熱點,體現(xiàn)了高考與熱點相結合的一個特點。
從答題情況來看,選擇題第4、5題組,考查了人口結構隨時間變化的知識點,試卷用的是折線圖,而平時學生接觸的是金字塔的圖形,這也會造成一些失分。此外,選擇題第8、9題組,提供了的圖形,也是學生平時訓練接觸比較少的,這里也造成了一些失分,假如學生能夠?qū)χR進行遷移,進行圖圖轉(zhuǎn)換,讀懂這張圖,就能解答問題。
地理科的最后一題第10~12題組,關于地球與地球運動的內(nèi)容,難度不大,但是要想得分,也不是那么容易,學生要看懂景觀圖,做出分析判斷。而要想答全面,要求學生具備很扎實的基礎。
綜合題部分,選擇了熱點地區(qū),考核內(nèi)容又是中學生雙基知識。雖然問題很常規(guī),但問法很新穎,根據(jù)題干提供的信息來組織回答問題。而第3、4小題,難度有所提高,學生得分率明顯下降。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回答問題不夠全面,在題目所提供的信息以外,還要聯(lián)系所學知識來進行答題,學生就容易丟分。
歷史 常見題型丟分不多
點評人:林萍(師大附中歷史教研組長、高級教師)
此次省質(zhì)檢歷史題目考的比較基礎,不算太難,如果學生前一輪復習比較認真,會在這次省質(zhì)檢考試中考取好的成績。
從選擇題來看,題目注意到歷史考查點的幾個方面內(nèi)容,還考查了學生從材料中獲取基本信息的能力。同時,選擇題注重考核基本概念的準確理解,并出現(xiàn)了一些圖表題,這也是這幾年比較重視的題型。此外,選擇題還考查了史地結合的內(nèi)容,這也是這幾年比較重視的內(nèi)容。
主觀題部分,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比較高,有相當部分題目考查學生讀取材料、獲取材料的能力,這也是這幾年一直強調(diào)的一項能力,多數(shù)學生答題情況比較好。不過,對于要求調(diào)動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相對弱一些,失分較多。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