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福建 福州 閩南 臺灣 國內 國際 娛樂 體育 圖庫 視頻
論壇 房產 創(chuàng)業(yè)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國 交友 婚嫁 親子

      39歲“清華女神”顏寧有望成為最年輕中科院院士

      近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157位 科學家“榜上有名”。

      小編在這份名單中發(fā)現(xiàn),在今年的初步候選人中,年齡最大的為72歲,年齡最小的只有39歲,是清華大學教授顏寧。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選人產生后,還將對初步候選人材料進行公示,公示結束后經過會議評審產生正式候選人和終選候選人建議人選以及終選投票等程序,確定最終當選名單。

      雖然還沒有正式確定最終的當選名單,但是顏寧39歲就被候選中科院院士也是讓網友大呼“厲害了”!

      顏寧是誰?為什么這么年輕就有如此高的榮譽?

      看看這位集美貌與智慧于一身的科學家年紀輕輕都取得了哪些成績。

      顏寧

      1996年顏寧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在2000年獲得學士學位后隨即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施一公。2004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之后繼續(xù)在該校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7年10月,受清華生物系老系主任、醫(yī)學院常務副院長趙南明教授的邀請,顏寧回到清華大學,受聘為清華大學醫(y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并設立了自己的實驗室。當時她30歲,是全中國最年輕的女性正教授之一。

      自2007年回清華獨立領導實驗室以來,顏寧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 ,其中以通訊作者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頂級學術期刊發(fā)表原創(chuàng)論文14篇,研究成果于2009年和2012年兩次入選《科學》雜志評選的“年度十大進展” 。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令國內外同行刮目相看。

      在清華大學的10年間,顏寧主要運用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手段,致力于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跨膜運輸?shù)鞍椎慕Y構與機理的系統(tǒng)研究,帶領其研究團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的原創(chuàng)性基礎科研成果,包括解析了國際上攻堅幾十年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s)高分辨率晶體結構,以及具有重要生理和病理功能的電壓門控鈉離子和鈣離子通道的三維結構,其中葡萄糖轉運蛋白結構已經被國際經典的生物化學最新版教材收入。

      2016年,顏寧被《自然》評價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之一。

      然而,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科學家卻在今年的5月因為“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在國內引發(fā)了非議,在此之前,也許并沒有太多人知道顏寧。

      這件事要始于5月3日一條微博的持續(xù)發(fā)酵——世界頂尖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顏寧近日受聘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Shirley M. 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

      一位雇員離開工作了10年的崗位另謀高就,通常沒有人大驚小怪。

      但生物學家顏寧這樣做就引起了爭議。這位清華大學教授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將于今年秋季到那里做地位尊崇的冠名講席教授。對中國來說,這是極為罕見的消息。

      顏寧很有可能是多年來第一位被全球頂尖學府挖去做講席教授的中國大陸教授。一位在中國實現(xiàn)職業(yè)起步的科學家,有這樣的機遇,是值得祝賀的事情。

      此事本不足為奇。世界各高校的教授跳槽極為常見。一位學者從牛津跳到普林斯頓,不會有人說三道四,但顏寧的消息自普林斯頓傳回國內后則褒貶不一。可以看出,一些人對此不太適應。

      網上有人批評顏寧忘了自己的博士導師施一公教授的“愛國宣言”,施一公是從普林斯頓辭職回到清華的;還有人猜測顏寧是連續(xù)兩年拿不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而“負氣出走”,連她3年前在博客上講過的申請基金的經歷都被挖出當作論據。

      對于網絡上的批評,顏寧在微博辟謠稱“無稽之談”:“我去不去普林斯頓關基金委什么事?”顏寧寫道:“被無數(shù)人問這文章是否屬實,還屬實呢,明明就是莫名其妙,無稽之談。”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隨后,顏寧通過文匯教育對此事做出了詳細的回應:

      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因為過去10年我在清華大學獲得了極好的支持,有優(yōu)秀的學生、給我動力和壓力的優(yōu)秀又友好的同事們、給我全力支持的學校和學院管理部門等等。在這些無與倫比的軟硬件條件支持下,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過了自己回清華之初的預期。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但同時,我生怕自己在一個環(huán)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換一種環(huán)境,是為了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刺激自己獲得靈感,希望能夠在科學上取得新的突破。

      另一方面,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都是我的母校,能夠在這兩所讓我驕傲的母校任教是我一直以來的理想。我很開心10年前清華大學向我伸出了橄欖枝,2年前普林斯頓大學也同樣向我伸出了橄欖枝,讓我得以夢想成真。我也會憑著對清華的熱愛和熟悉,為促進普林斯頓等國外一流學府與清華的交流合作盡我所能,這也是我在這個階段回報母校的一種方式。

      新聞多一點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責任編輯:莊婷婷
      楊洋現(xiàn)身福州宣傳新片“三生三世” 告白影迷
      吳京空降海口與影迷互動 《戰(zhàn)狼3》或到海南拍攝
      ?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7 海峽網(海峽都市報社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本站由速網科技提供CDN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