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病變圖(資料圖)
海峽都市報記者 郭麗娟
關注理由 腰椎間盤突出,本來是個“成人病”,可南平一名15歲男孩,卻遭其折磨:走路搖搖晃晃,有時甚至無法行走。而病因竟然是男孩9歲起迷上上網,每天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三四個小時。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春美提醒說,許多人一玩起手機和電腦來,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很少會起身走動一下,或換個姿勢。一旦久坐、長時間低頭,就容易出現頸腰部疼痛,久拖不治,頸腰椎就會發(fā)生病變,嚴重的可能造成截癱。
每天上網三四小時,患上腰椎間盤突出
脊柱是人類身體的“頂梁柱”,現如今,頸腰椎病已成為一種常見病,發(fā)病率僅次于感冒,成年人頸腰椎病發(fā)病率分別是30%、80%。上周五是世界脊椎日,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yī)院神經外科與福建省神經外科研究所,聯合成立了福建省頸腰椎健康俱樂部。曾患腰椎間盤突出的南平男孩小偉,到現場講述了自己的痛苦經歷。
去年,小偉病發(fā)時,是被媽媽背進協和醫(yī)院的。“他到醫(yī)院時,走路搖搖晃晃,有時甚至無法行走。”協和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春美說,經檢查,小偉腰椎間盤突出,已壓迫到神經,必須做手術。
小偉媽媽陳女士說,小偉9歲時迷上上網,那時正讀三年級,每天都有三四個小時坐在電腦前,上初中后小偉經常喊腰疼。“起初我們以為這是小事,都沒在意。”直到有次小偉騎車摔倒后,腰無法直立,甚至無法正常行走,家人把他送到醫(yī)院一檢查,才知道他小小年紀就患上了腰椎病。
陳醫(yī)生說,小偉的腰部長期保持彎曲姿勢,導致腰部脊椎向前彎曲,椎間盤長期受壓。我們建議他做微創(chuàng)手術,切除壓迫神經的腰椎。手術成功后兩周,小偉就能恢復日常生活,也可以正常參加體育課程和鍛煉。
低頭60度,相當于頸椎掛倆大西瓜
只顧低頭看手機的人,被稱為“低頭族”。據調查,低頭族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超六成,當這些低頭族沉迷于手機時卻忽視了一點,他們的脊柱。
“低頭看手機,頸椎所承受的重量,是垂直時的3倍。”陳醫(yī)生說,當玩手機時,如果姿勢不當,可能讓你的頸椎承受多達27公斤的重量,比一個7歲小孩還重。
陳醫(yī)生說,頸椎的受力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為頭部本身的重量,另一部分為肌肉拉伸所產生的力。因此,頸椎的受力會隨著頭部角度的變化而變化。由于頭部的重量是恒定的,因此頸椎所承受的力量,來自于肌肉所產生的拉力。
當頭部垂直時,肌肉的拉力為零,頭部下垂的角度越大,肌肉的拉力就越大,當低頭超過45度時,頸椎受力為垂直時的3.7倍。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低頭的角度遠遠大于45度,甚至高于頸椎彎曲的最大值60度,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頸椎所承受的壓力相當于在頸椎上掛了兩個大西瓜。低頭時間越長,頸椎的椎間盤壓力就越大,損傷也就越大,年齡越大,對人體的神經、血管、脊髓的損傷就越大。
發(fā)病率僅次感冒 久拖可能致截癱
陳醫(yī)生說,脊柱的健康直接關系著頸椎、腰椎等骨骼及神經、血管等的健康。頸腰椎病主要是中老年疾病,可如今卻出現明顯年輕化趨勢。
“這種病的發(fā)作與職業(yè)和生活習慣有關。”陳醫(yī)生說,需要久坐的機關單位員工、司機、教師等都是這種病的高發(fā)人群。經常保持一個姿勢看電腦、玩手機的年輕人也容易得這種病。據統計,成年人頸腰椎病發(fā)病率分別是30%、80%,發(fā)病率僅次于感冒。久拖不治,最終會發(fā)展到脊髓壓迫,可能造成截癱。
除了低頭玩手機、伏案工作,還有哪些生活習慣會導致頸腰椎病呢?陳醫(yī)生告訴記者,俗話說,高枕無憂,但高枕頭會讓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甚至反弓。此外,睡軟床、躺在沙發(fā)上或床上看書都會導致頸腰椎受損。
專家提醒
預防頸椎腰椎病 少玩手機、電腦
“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調鬧鐘。”陳醫(yī)生說,大家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可調好鬧鐘,強迫自己定時活動,這樣能有效緩解頸腰椎的壓力。此外,其他一些生活習慣,也可預防頸腰椎病。
比如,少看電腦、少玩手機。低頭時間不宜超過45分鐘,達到時間就要起來活動活動。
坐在椅子上時,盡量讓臀部往椅背上靠,使腰部不要懸空。開車時盡可能將座椅調得相對直一些,也是給腰部一個支撐。
工作累了的時候,坐在椅子前端,將上身靠在椅背上,雙手伸過頭頂,用力向后伸,盡量使上身與水平呈45度角。這個動作有助于釋放脊柱的壓力,緩解背痛。
盡量不要蹺二郎腿,這個姿勢會使人習慣性地彎腰駝背,這也是導致后背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好兩腳微微打開,平放在地面上。
在選擇椅子的時候,要選擇符合人體學原理的椅子,椅背弧度要與脊柱弧度相符。如果椅背垂直或質地較硬,可以加個靠墊來填補腰部與椅背之間的空隙。
游泳,每次200米以上,每周最好游3~4次。
倒走,注意安全的情況下,倒走、順走交替,步子是用腳后跟踢臀部。每天走500步左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