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留學”,是對游學頗為生動的另一個稱謂,指學生利用數(shù)周的時間,前往海外高校交流學習、住在寄宿家庭體驗當?shù)匚幕囊环N留學方式。正逢暑假,“微留學”備受家長和學生的青睞。
重在體驗 游學兼得
很多學子選擇“微留學”來體驗國外的學習方式與文化生活,但由于時間較短,每人的路線安排與規(guī)劃質量參差不齊。這種“微留學”也因其走馬觀花式的“游大于學”而受到詬病。
剛畢業(yè)于廈門大學的陳斯紅曾經(jīng)參加過韓國仁荷大學暑期交流項目,她認為游玩也是一種學,不能夠過于片面地將這兩者對立起來。“在短時間內要學很多東西其實也不是很實際。”在韓國近三個星期的時間里,陳斯紅參觀了三星公司和韓國廣播公司,到慶州旅游,參觀博物館和觀看民俗表演。
而就讀于廈門大學數(shù)學系的邵弘毅,抱著感受國外學習方式和氛圍的目的,在今年暑假參加了美國北卡州立大學交流項目。在專業(yè)課統(tǒng)計學方面,短短的一個月,他并沒有在專業(yè)課上獲得更多的知識,卻收獲了別樣的課堂體驗。上語言與文化課程的時候,老師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大部分課堂時間都是在互相交流自己的觀點?!边@讓他感受到了國外不同的教育方式。
提前規(guī)劃 有的放矢
“微留學”,若想既學得充實又玩得盡興,在明確目標的指引下,做出一份理性而詳細的游學規(guī)劃是必須的。
對于準留學生家庭來說,游學是對留學的“預熱”。在游學線路的挑選上,他們更傾向于拜訪名校,以咨詢招生政策。同時,良好的短期游學簽證記錄,也會為真正的留學申請增分不少。而對于想要提高語言能力的人來說,到國外寄宿家庭生活幾周,避開國人“扎堆”的旅游團體,這種路線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就讀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穆作棟在6月份參加了“2012年北航本科生暑期國際視野拓展團”,前往歐洲各頂尖理工高校訪問。他說:“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一些高等實驗室,并得到負責老師的講解,對我的專業(yè)指引作用很大。”
量力而行 做好預算
雖然相對于長期留學,游學具有時間短、費用相對較低的特點,但如果盲目出行,很可能讓“微留學”變得華而不實。
各大留學中介網(wǎng)站首頁頻繁滾動著“微留學”的訊息。仔細一看,“名校游”、“留學生體驗營”、“領袖培訓營”的費用都在萬元以上。為孩子提供一次走出國門、開闊視野的機會,對一般家庭來說,很珍貴也確實非常昂貴。游學前需量力而行,做出合理的資金預算。
陳斯紅表示自己在韓國期間的花費不到8000元,她特別談到了購物,“要事先做好預算,不能沖動消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