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福建 福州 閩南 臺灣 國內(nèi) 國際 娛樂 體育 圖庫 視頻
論壇 房產(chǎn) 創(chuàng)業(yè)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國 交友 婚嫁 親子

      當下,我們怎么做父母?虎媽狼爸登場hold不住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學有所成。然而,什么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幫助孩子達到這樣的目標?是打罵羞辱,還是鼓勵溝通?

      過去這一年,前有美國“虎媽”,后有中國“狼爸”,二者都信奉“棍棒教育”,都用高壓、嚴厲得近乎殘酷的教育方式,“逼子成才”。他們的做法引發(fā)了巨大爭議,但孩子考進名校和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也成為他們自負的資本。

      無論你是否贊同“虎媽”、“狼爸”的理念與方法,他們的故事都提醒每一個拉著孩子奮力拼搏的父母思考:今天,我們究竟該如何做家長?

      “虎媽戰(zhàn)歌”震驚全球

      年初,“虎媽”粉墨登場。“虎媽”本名蔡美兒,華裔美國人,現(xiàn)任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她出版了一本名為《虎媽戰(zhàn)歌》的書,以自傳體式回憶錄的形式,講述自己如何嚴格教導兩個女兒。

      “虎媽”對女兒們的基本要求包括:除了體育和戲劇課,所有的課程必須拿A;不能玩除了鋼琴和小提琴之外的樂器;不能玩電腦游戲;不準看電視;不能自己選擇課外活動;在家里必須說中文,上中文課;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她采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體罰”等手段教育兩個女兒,大女兒數(shù)學成績拿了第二,就必須每晚做2000道數(shù)學題直至重奪第一;女兒琴練不好就要被罵“垃圾”,而且不準吃飯。

      在如此魔鬼式、高壓式的教育之下,她的大女兒14歲就在卡內(nèi)基音樂大廳彈鋼琴,并被哈佛、耶魯雙雙錄取;小女兒12歲成為耶魯青年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手。兩個女兒保持著門門功課皆A的全優(yōu)紀錄。

      “虎媽”受到美國媒體的廣泛關(guān)注,一時成為全球最知名、最富有爭議的媽媽。她認為,以強迫壓力為特點的中國傳統(tǒng)管教方式遠勝西方的散放式教育,由此也引發(fā)了中西方教養(yǎng)方式的大討論。

      “狼爸”把孩子“打”進北大

      年末,“狼爸”橫空出世?!袄前帧北久挵儆樱?jīng)商,太太是香港籍。他育有一子三女,其中有三個孩子已經(jīng)考上了北大;他推崇國學教育,從小讓孩子背《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聲律啟蒙》;他信奉“棍棒教育”,在孩子12歲之前,只要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遭到“棍棒伺候”;他給孩子制定了嚴厲的家規(guī),孩子不能有朋友,參加同學聚會要寫申請書,并給班主任簽字后再給他審批……

      面對專家、學者和輿論的尖銳質(zhì)疑,“狼爸”毫不示弱,堅稱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親”,因為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沒看過我的書沒有發(fā)言權(quán)”。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在關(guān)于虎媽、狼爸的一片爭議聲中,批評的聲音占了多數(shù)。的確,上了哈佛、北大,不代表整個人生的成功,從小被父母用棍棒、威脅和辱罵獲得成功的孩子,將來能不能坦然面對和承受生活、工作中的壓力,還是個未知數(shù)。

      但其實,“虎媽”、“狼爸”都是帶有某種商業(yè)目的的標簽,他們也許并不如自己在書中所寫的那么可怕。虎媽接受采訪時承認,她向小女兒妥協(xié),同意她不再擔任首席小提琴手,而改學網(wǎng)球;而狼爸在四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付出的時間、精力和心血,也是很多家長所不能比擬的。

      家教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強大的內(nèi)心和敢于面對一切的勇氣。從這個意義上說,虎媽和狼爸僅僅是個案,不具代表性也沒有推廣價值,他們的做法不僅無法復制,也不必復制。

      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教育同樣如此。對家長來說,別人的理念和方法只能參考借鑒,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不一樣的家長

      “貓爸”“貓爸”在上海,名叫常智韜,他認為教育也可以很溫柔,踩著輕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場圓舞曲,就像貓一樣。他女兒常帥堅持跳舞12年,經(jīng)常因演出而翹課,卻能在上海七寶中學年年獲得獎學金,去年被哈佛大學錄取了。

      “變態(tài)娘”武漢一位媽媽在論壇上發(fā)帖《女兒小升初,我被逼成“變態(tài)娘”》,歷數(shù)自己的“變態(tài)行為”。帖子引來廣大網(wǎng)友“圍觀”和回帖,不少人自認“變態(tài)娘”或“變態(tài)爹”,表露出對當前教育環(huán)境的憤懣和無奈。

      “海歸奶爸”深圳13歲男孩饒家鼎因為數(shù)學成績超群而被北大清華爭搶。饒家鼎在加拿大長大,7歲時,父親饒浩雁在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與眾不同、尤其是在數(shù)學方面的天賦后,毅然從加拿大回到國內(nèi),并辭去工作,在家做“全職奶爸”,全力輔導兒子。

      責任編輯:海霞
      ?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峽網(wǎng)(海峽都市報社主辦) 版權(quán)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
      福建報業(yè)新媒體發(fā)展有限公司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福建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本站由速網(wǎng)科技提供CDN技術(sh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