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爸爸是警察!抓壞人!”“我爸爸的車車,比你爸爸的車車大!”“我爸爸帥!”“我爸爸比你爸爸帥!”……5歲半的西西(化名)最近有些不開心,在幼兒園“比爸爸”的嘴巴仗里輸了的他,回家之后要求媽媽替自己換一個“能開車、能抓壞人”的爸爸,這讓西西媽接連幾天都沒有睡好。
昨天,西西媽專門來到重醫(yī)附屬兒童醫(yī)院心理科咨詢,“你說,恁個小的娃娃就集體‘拼爹’,是不是太勢利了?我該不該給娃娃換家幼兒園哦?!?/P>
兒子回家要換爸爸
因?yàn)樗麤]手槍手銬
事情發(fā)生在上周五的晚上。家住楊家坪的西西媽從幼兒園把西西接回家,回家后西西就一直問媽媽,“爸爸會打架不?爸爸有手槍和手銬沒?”
“這么小的娃娃,說話哪里有個準(zhǔn)頭,我就回答說沒有,爸爸不會打架,也沒有手銬和手槍?!蔽魑鲖尞?dāng)時沒把孩子的話放在心上。晚上,吃完牛奶準(zhǔn)備睡覺的西西,一直看上去興致不高,就連平時特別喜歡玩的玩具也沒有多大的興趣。臨睡覺的時候,“他突然對我說,喊我給他換個爸爸?!?/P>
兒子一直和爸爸的感情很好,為什么會突然說出這樣的話呢?
西西媽慢慢地問兒子,才從兒子口中知道,“老師下午讓娃娃些畫畫,畫自己的爸爸。”畫完畫后,老師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爸爸的職業(yè)。
在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完自己爸爸是干什么的之后,西西興高采烈地跟在小朋友后面,剛大聲說完“我爸爸是廚師”,幾個小朋友“撲哧”一聲,“我爸爸還不是會做飯,我爸爸會抓壞人,你爸爸會不會嘛?”西西頓時覺得自己很弱,雖然之后沒有再和其他小朋友爭論,但孩子心里還是挺不舒服的。
之后,西西媽也在幼兒園老師那里得到了確認(rèn),“幾個孩子當(dāng)時確實(shí)是說了這樣的話?!?/P>
比爸爸不等同“拼爹”
家長要正確引導(dǎo)
從上周五開始,整個周末,西西都一直處在對爸爸不滿意的狀態(tài)中,不是吵著讓爸爸去學(xué)抓壞人,就是悄悄對媽媽說:“我們換個爸爸要得不?”
西西媽已經(jīng)悄悄批評過西西好幾次了,但西西媽還是有些擔(dān)心。昨天上班,專門請個假到了兒童醫(yī)院的心理科,想問問孩子到底是怎么了,“這還了得啊,這么小就開始‘拼爹’,長大了可怎么辦啊?”
兒童醫(yī)院心理門診梅其霞教授先請西西媽放寬心?!疤o張了,根本沒有那么惱火?!泵菲湎颊f,幼兒時期,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會有表現(xiàn)欲望,會喜歡擁有好看的玩具、漂亮的衣服,“而父母本身就是距離孩子最親近的人,把父母職業(yè)作為炫耀,不過是小孩子的虛榮心而已,跟現(xiàn)在社會上流行的‘拼爹’沒有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性?!?/P>
遇到西西這種情況,梅教授讓西西媽要適當(dāng)?shù)匾龑?dǎo)孩子,“引導(dǎo)孩子比較的方向,同時也要樹立爸爸的形象,可以帶孩子去看看爸爸工作的環(huán)境,聽別人對爸爸的贊揚(yáng)。”樹立父親形象的同時,也是幫助孩子樹立自信,“要讓他明白,別人家的爸爸好,他的爸爸也不差?!?/P>
拼爹
“拼爹”是當(dāng)今社會一個流行詞。在貧富差距越來越明顯的社會,子女的貧富意識也越來越明顯,這就造成了子女比拼各自的父母,例如:經(jīng)濟(jì)能力、社會地位等,這些人認(rèn)為自己學(xué)得好,有能力,不如有個“成功”的老爸。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