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福建 福州 閩南 臺灣 國內(nèi) 國際 娛樂 體育 圖庫 視頻
論壇 房產(chǎn) 創(chuàng)業(yè)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國 交友 婚嫁 親子

      西安一小學差生戴綠領巾 老師稱為激勵其上進

      中午放學后,西安未央?yún)^(qū)第一實驗小學門外,一些孩子胸前的綠領巾在人群中顯得格外扎眼

      中午時分隨著下課鈴響起,小學生們在老師引領下排隊回家。最先走出校門的是一年級學生,隊伍自然地被他們佩戴的領巾顏色分成了兩類:一半孩子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另一部分孩子則戴著綠領巾。

      孩子:“不戴的話,老師會批評”

      “你學習不好,戴綠領巾,我才是真正的紅領巾……”西安市未央?yún)^(qū)第一實驗小學門口,兩個放學的孩子嬉鬧起來,來接佩戴綠領巾孩子的家長的表情尷尬。

      蘇女士的女兒讀一年級,她說孩子看書、寫字挺認真,就是反應有些慢,成績一般。上周五,他女兒回家就戴著綠領巾,她覺得特別奇怪,女兒說這是老師發(fā)給她的,班里戴綠領巾的同學將近一半。

      “哥哥姐姐們都是紅領巾,我覺得綠領巾不好看,可是不戴的話老師會批評。”一名一年級學生告訴記者,調(diào)皮、學習不好的學生就得戴綠領巾,老師要求上學、放學都不能解開,不然就在班上點名批評。記者注意到,不少綠領巾孩子一出校門就趕緊摘下領巾裝進書包里?!昂⒆幽挲g再小,也有自尊心,嘴上不說什么,也能看得出戴綠領巾不是啥好事情?!奔议L蘇女士認為,此舉對孩子心理有極大創(chuàng)傷,學校這種做法有些奇怪?!凹t領巾是國旗一角,是少先隊員的象征,綠領巾怎么能相提并論?”昨日中午,不少來接孩子的家長對綠領巾不理解,認為學校此舉欠妥,沒有征求家長意見。

      學校:為激勵上進,并非歧視

      “確實沒想到,家長會對綠領巾有意見?!弊蛉眨撔qT老師說,設計綠領巾的初衷是對孩子加強教育培養(yǎng),參考了外地一些學校的做法,也考慮到一些家長的特殊要求,并非有意區(qū)分好學生和差學生。

      馮老師解釋,一年級學生不是全部同時加入少先隊,一般分成兩個學期完成。優(yōu)秀上進的孩子肯定屬于第一批,學習、思想品德表現(xiàn)稍差的學生沒有紅領巾,一些家長曾提出孩子回家不高興,希望老師能考慮其他變通方法幫助教育?!熬G領巾的含義,就是告訴他加油努力,下次爭取戴上紅領巾?!?/P>

      據(jù)介紹,學校委托制作紅領巾的廠家,設計了同樣大小的綠領巾,10月14日發(fā)放給沒有入隊的學生。學校九十多名一年級學生中,約有一半人都佩戴綠領巾。學校相關負責人稱,作為一種教育探索,這種做法還沒給上級部門匯報過,學校把這部分學生稱為“苗苗少先隊”作為預備培養(yǎng),對佩戴綠領巾的要求和紅領巾一樣。如果有家長覺得不合適,老師可以考慮和家長協(xié)商尋找妥善的解決辦法,不給孩子造成影響。

      綠領巾不符合規(guī)定外地做法已被叫停

      得知學校讓小學生佩戴綠領巾的嘗試,省少工委工作人員說,《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中并沒有“綠領巾”的規(guī)定?!拔覀儾恢С謱W校這種做法,佩戴綠領巾不符合全國少工委有關規(guī)定?!毕嚓P負責人介紹,少先隊作為全國性少年兒童群眾組織,重要標志上有統(tǒng)一規(guī)范。

      據(jù)了解,上海、北京、武漢一些地方也曾出現(xiàn)過“綠領巾”,作為少先隊員預備期的教育形式。但紅領巾有其特定含義,兩者本來不是同一事物,這些做法已經(jīng)被叫停。

      據(jù)媒體報道,共青團中央2004年已開始在全國追查“變色紅領巾”。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

      摘錄

      第六條:中國少年先鋒隊的標志:紅領巾。它代表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每個隊員都應該佩戴它和愛護它,為它增添新的榮譽。

      第十條:凡是7周歲到14周歲的少年兒童,愿意參加少先隊,愿意遵守隊章的,向?qū)W校少先隊組織提出申請,經(jīng)批準,就可成為隊員。

      出發(fā)點是為激勵孩子客觀上變相劃了等次

      西安市教育學會會長許建國認為,佩戴紅領巾是一項嚴肅神圣的行為,盡管佩戴綠領巾的出發(fā)點是激勵孩子成長,但紅領巾、綠領巾都在校園內(nèi)出現(xiàn),不利于孩子對紅領巾的認知與尊重。綠領巾雖不是差生的標識,客觀上已變相給孩子劃分了等次,這容易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產(chǎn)生自卑感,不利于心理健康。

      責任編輯:海霞
      ?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峽網(wǎng)(海峽都市報社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
      福建報業(yè)新媒體發(fā)展有限公司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福建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本站由速網(wǎng)科技提供CDN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