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大學東南門,參觀隊伍等待進入北大參觀。新華社記者 萬象
摩肩接踵的人群,一撥又一撥的旅行團穿梭來往……如果不看校名和標志,很容易讓人把這里當成了公園。如今,參觀北大、清華已經如同逛長城、游故宮一樣成為眾多旅行社必備的旅游線路。一些旅行社還把清華、北大當成廉價的重點旅游點向游客推銷。
“高校游”成為“熱門”旅游項目的另一原因是許多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迫切,希望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所以,他們利用暑假帶孩子跟團參觀名校,希望孩子能通過與名校的“親密接觸”,提高學習熱情。暑假突然增多的游客造成學校環(huán)境嘈雜不堪。面對諸多問題,北京大學近日每天限制游客5000人次,游客需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從指定入口進入。
“限游”也滋生了一些旅游行業(yè)亂象。據了解,清華大學校內有人自稱為清華的“員工”向游客收取每人6至8元的進門費。學校里還有介紹北大、清華歷史的各色導游。北大、清華等高校推出限制游客的措施后,隨即成為各界爭論的熱點問題。各種因“限游”產生的亂象和爭議讓高校陷入兩難境地,大學之門如何“開”得更好,引人深思。
7月21日,北京大學東南門,游客在門口排起了長隊。新華社記者 萬象
7月21日,北京大學東門前,出租自行車的攤位生意火爆。新華社記者 萬象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