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龍巖一中的高三(16)班以全班53人高考成績全部超過600分、總分平均分為655.3分被稱為“龍巖高考最牛班”。而在廈門雙十中學,有一個更牛的班級——理科高三(1)班。該班59人中有50人參加了高考。50人都上了本一線,全部考過610分,總分平均分為662分,最高分713,最低分611,4個人進了全省前50名。
目前,包括5名保送生在內,該班已有13人上了清華、北大。另有4人分別被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學和新加坡的大學錄取。
那么,在這樣優(yōu)異的成績背后,這個雙十中學的競賽實驗班又有著怎樣的“學習秘籍”?昨日,記者采訪了理科高三(1)班的部分師生,試圖探尋他們在學習上的“獨門秘方”。
班主任:
讓尖子更拔尖 尖子帶其他人提高
該班班主任,廈門市優(yōu)秀班主任包秀英從1997年開始,就一直擔任高三畢業(yè)班的班主任,教化學。她在學校里有“包第一”的外號,這緣于:無論怎樣的班級,只要到了包老師的手上,總能問鼎年段第一。
包秀英說,對“尖子生”的培養(yǎng),要密切關注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因為花季學生心理承受力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語都可能造成致命的打擊。
包秀英今年剛畢業(yè)的學生在畢業(yè)感言中就這樣寫道:作為班主任,包老師在學生面前常常是“兇悍”的,她不僅要求我們各科都要均衡發(fā)展,甚至常常督促我們這群自覺性不高的小孩完成其他科的作業(yè)。她還時常教導我們,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做人。在她的嚴格要求下,我們班從一個自由、漫散浮躁不安的集體轉變成一個紀律嚴謹、學風良好、積極進取的團體。
在學生學習方面,包秀英說,在鼓勵學生保持學習上的競爭姿態(tài)和上進好勝的同時,要創(chuàng)造條件和環(huán)境,磨煉他們的意志,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意識。她的具體措施是:提升尖子,以尖子帶中等,以中等拉次等,全面發(fā)展,分層要求。
該班今年高考總分680分的戴姍就說,班級班風非常好,雖然大家都很優(yōu)秀,但都沒有孤芳自賞,同學們相處融洽,在學習方面都會互相幫忙。
北大保送生:
重點抄本子上隨身帶隨時看
這個班級里,幾乎每個學生都參加過“奧賽”,僅全國高中數(shù)學聯(lián)賽,全班就有20多人參加。
該班吳盛祥同學就以全國化學競賽金獎的成績保送上北京大學。他向記者透露了學習的秘訣:上課認真聽,做作業(yè)要挑自己的弱項先做,不能先做自己喜歡的題目,否則光做得爽,但卻無法提升自己的弱項。在化學學習方面,他總是把知識要點進行歸納總結,找出一定的規(guī)律來背,他說,這樣就容易記住。同時,他喜歡把課本中的重點抄在本子上,隨身攜帶,有空就看看。僅高三期間,他就抄了40多個手抄本。
美國名校錄取生:
找來英文版書籍口語敢于說出口
今年,該班的杜雨薇同學被美國最負盛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錄取。雖然從高二開始,學校就允許她不上英語課,讓她準備美國的“高考”,但每次學校的英語考試她總是名列前茅。
杜雨薇說,自己的英語成績很好跟家庭氛圍有關,父母是做外貿工作的,英語口語很好,從小就培養(yǎng)她。自己對英語也非常感興趣,總是找英文版書籍、電影等來看,跟著學口語,并且敢于說出口。“有很多老外都說我的英語口語很好,以為我有在國外生活過,其實沒有?!彼f,她從小就參加了各種英語比賽,在高一參加希望之星全國英語風采大賽高中組時,就有了去國外讀大學的想法,并一直為這個事做準備。去年她參加了美國的“高考”,今年共有三所大學給她發(fā)了錄取通知書。她最后選擇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更多相關新聞請看http://www.nhaidu.com/zhuanti/hdedu-exam/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