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福建 福州 閩南 臺灣 國內(nèi) 國際 娛樂 體育 圖庫 視頻
論壇 房產(chǎn) 創(chuàng)業(yè) 家居 旅游 健身 出國 交友 婚嫁 親子

      “蒙冤”洋考屢發(fā)生:中西方教育環(huán)境不同

      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論考試能力,中國考生恐怕無出其右者。我們的聰穎,不光表現(xiàn)在基礎教育扎實、刻苦、聰明上,也表現(xiàn)在對技巧和捷徑的琢磨方面。就像雅思、托福等洋考試,多少年來,繁榮了教育培訓產(chǎn)業(yè),造就了不少考生高分、高通過率的神話。

      不過,在進入中國26年之后,雅思這項獲得100多個國家認可的全球英語能力測試,卻開始“耍賴”、“變壞”。今年7月至9月參加雅思考試的350名考生被雅思主辦方?jīng)Q定永久扣發(fā)成績。緊接著,10月20日,美國中學入學考試(SSATB)宣布了357名考生成績?nèi)勘蝗∠?ldquo;噩耗”。

      其實,這幾年中國考生在“洋考試”中類似考試成績推遲公布或取消的情況似乎并不少見。當年托福(SAT)中國區(qū)作弊丑聞不僅導致了個別考場考試成績無效,同時也刺激了托福的大幅改革。2010年10月23日中國大陸地區(qū)GRE普通考試的考生成績被取消。去年,因懷疑有機構和考生“作弊”,美國大學理事會宣布10月11日在中國和韓國范圍內(nèi)參加SAT考試的中國學生成績面臨再次審核和延期出分……我們不排除有個別考生有作弊行為,不過絕大部分考生堅稱自己沒有違反任何規(guī)章制度,面對成績被取消,頗有一種叫天天不應的蒙冤感,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對中國考生的歧視。中國考生在“洋考試”中為何屢遭信任危機?“冤案”為何發(fā)生?

      縱觀出國考試成績被取消,官方給出的理由多半是和舞弊、押題、違反規(guī)定有關。這種作弊或者類作弊,不是傳統(tǒng)上的作弊,而是“違規(guī)”。國人對考試違規(guī)的理解主要停留在泄題、作弊、違法考場規(guī)則等方面,卻忽略了“雷同”、“抄襲”等西方教育理念中的禁區(qū)。中西方教育環(huán)境對個人主觀創(chuàng)造、考試誠信的理解、苛求度不同,很可能是導致考生“蒙冤”的重要原因。

      日益膨脹的出國需求,催生了培訓機構的繁榮,造就了教育產(chǎn)業(yè)的財富神話。不少考培機構提高考生成績的秘訣之一就是“機經(jīng)”、押題。雅思、托福等等級水平考試,試題是在一個龐大題庫的基礎上組卷,考過的題目會不時重復出現(xiàn),根據(jù)這些舉辦機構的要求,每次考試原題是不允許外泄的。但是,我們“聰明”的考培機構總有方法拿到真題,用來組織培訓,而考生往往傾向于通過培訓機構押題的方式來尋求考試捷徑取得高分。

      對于出國留學的考試大關,不少考生關注的是如何快速提高成績,他們參加培訓班、背“機經(jīng)”、背寫作范文等,考試時往往套用雷同甚至相同的句式、用詞。不難想象,當一場考試中許多考生都套用一種腔調(diào)、語氣甚至句式、用詞,很難不被篩查出來并受到質疑。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中,背誦美文佳作是良好的學習習慣,“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但是,在西方思維中,“雷同”絕對是個敏感詞,套用范文的后果是相當嚴重的。

      就在中國區(qū)美國中考成績被取消以后,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說:“讓學生投機取巧小則害人,大則害國。”近幾年來,由于類似事件頻出,讓中國考生的誠信受到嚴重質疑,嚴重地講,或許正面臨著信任危機,甚至有業(yè)內(nèi)人士憂心忡忡地指出,可以預見隨之而來整個國際教育體系都會對中國考生進行質疑,比如好的高校會重新考量中國學生的配比、學生的錄取,甚至影響畢業(yè)乃至就業(yè)。

      當中國考生成績被推遲公布或取消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xiàn)時,我們除了堅決維護權益的同時,也要認真反思,自己的成績?nèi)绾尾艜艿阶鹬睾捅Wo?畢竟誰都不希望,除了辛苦備考還要擔心成績是否會被取消。

      責任編輯:陳娜
      ?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海都微信
      海都微信
      海湃APP
      海湃APP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6 海峽網(wǎng)(海峽都市報社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
      福建報業(yè)新媒體發(fā)展有限公司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福建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本站由速網(wǎng)科技提供CDN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