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媽媽大出血留下4個女兒 爸爸想送走兩個
一個多月前,已為兩個女孩母親的張娟,再次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孩。但產后半小時就開始大出血,新生兒還沒有來得及吃一口奶,就永遠地失去了母親。面對妻子的離去,丈夫李芳奇十分悲痛,而獨立撫養(yǎng)4個孩子的狀況,更讓靠打工為生的他感倍感吃力。他甚至動了念頭,打算把孩子送兩個出去讓別人撫養(yǎng)。
看到這個新聞,很多媽媽在同期孩子的同時,也都在感嘆,生孩子真的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產后大出血到底是怎么回事?產后大出血到底有多危險?能否預防?
什么是產后大出血?
“產后大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經陰道生產的產婦出血超過500毫升,或經剖腹生產的產婦出血超過1000毫升。一般經陰道生產后的出血量普遍被低估,因為在胎盤剛娩出到子宮完全收縮瞬間,往往就可能失血數百毫升,而部份產婦在出血后并沒有任何不適,所以雖然依據其定義是超過500毫升屬于產后大出血,但實際上這些產婦并不是每位都被認定是產后異常。
“產后大出血”依其發(fā)生時間可分為以下兩種,其病因也會有所不同:
早發(fā)性(或稱立刻性):指生產后24小時內發(fā)生,多數由于子宮收縮不良或產道裂傷所致,在產后不久即能被發(fā)現及診斷。
晚發(fā)性:指發(fā)生在生產24小時后到6周內,其原因可能是因胎盤殘留或子宮復原不良所引起,癥狀發(fā)生及確立診斷時間較晚。
大出血到底有多危險?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產科主任李映桃醫(yī)師說,過去由于醫(yī)療條件有限,產婦由于難產出現死亡的案例非常多,如今隨著醫(yī)療的進步,難產死亡的幾率已大為減少,但仍有很多種情況會導致產婦死亡。
最常見的孕產婦重癥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產后大出血,為產婦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國居首位;第二種子癇,是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五種狀況之一,是繼產后大出血之后,死亡率第二高的疾病。此外,幾種妊娠合并癥如心臟病、肝炎、甲亢、腎病等也是比較危險的孕產婦重癥。
該如何避免產后大出血發(fā)生?
由于產后大出血很難預先估計,往往突然發(fā)生,所以做好妊娠期的保健很重要。李映桃建議孕產婦關鍵注意以下三點:
1.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和高齡產婦,務必在懷孕前到產前診斷科或優(yōu)生優(yōu)育門診做好檢查,然后才能懷孕。
2.在懷孕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好保健,尤其要合理飲食避免妊娠期糖尿病,注意控制胎兒體重避免培養(yǎng)巨大胎兒。
3.分娩方式盡量選擇順產,尤其是初次分娩,可以有效降低產后出血率。
下一胎還會發(fā)生產后大出血嗎?
每一胎都有一定的風險,不要以為上一胎沒事,此胎一定平安。若上一胎曾發(fā)生“產后大出血”,則要先了解前胎發(fā)生的原因為何?子宮無力、胎盤殘留及胎盤植入,可能在下一胎再度發(fā)生,曾子宮破裂者則不宜再度懷孕,其他原因則不明。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